用千钧之力,精绣大好河山。3月31日晚7时,人民网、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网信办、湖北省教育厅、江汉大学联合打造的“精绣河山”思政大课,在人民网“大思政课”云平台、人民日报少年客户端准时开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会长、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先启,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覃道明,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菲,用生动的细节、真实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一代代江大人在精细爆破的科研与实践中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接续奋斗的精彩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堂“精绣河山,敢为人先”的思政大课。
江汉大学谢先启院士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向大家讲述了工程爆破技术的实践应用及发展沿革。
精细爆破理论与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在工程爆破领域实现了由“控制爆破”走向“精细爆破”的“0”到“1”的飞跃。一项项重大工程中的攻坚克难,城市更新建设中的实践开拓,精细爆破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坚信,只要我们一代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定能将精细爆破理论与技术不断发展下去。”
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覃道明讲述了谢先启院士和团队三十年如一日,活跃在爆破工程一线的感人故事。一个个“爆破之最”,是“爆破一秒钟,背后十年功”的真实写照,更是江大爆破人“敢为人先、永争第一”的精神追求。
静下心来做学问,扎扎实实强基础。种子上天、极地科考、奥运夺金、成果转化,江汉大学在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更愿意永远做一所年轻的城市大学,保持创新的好奇心、进取心,永葆青春年华。
“在青春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在青年的征程中,唯有‘敢为先’。”
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菲,带着大家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角度,来看精细爆破是如何以科技赋能“绘绣”美丽河山。
陈菲教授将时间回拨到2004年,通过讲述“折叠”在爆破实践中的应用,揭示人的价值观才是把握科技力量的真正关键。在精细爆破领域,“爆破”是技术手段,而“精细”则彰显着爆破的价值追求,所以完美的爆破看起来更像是一门艺术。
“在实践中不仅要树立科学精神,更要弘扬人文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更确切地说,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和追求、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需求。”
一代代江大爆破人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奋力拼搏,一次次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辉煌纪录有力推动了我国工程爆破技术的创新进步。
精耕细作,敢为人先,永争第一,报效家国。在这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愿爆破精神激励所有人,愿“精绣河山”的气概和勇气鼓舞所有人,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锻造青春亮色。
同 上 大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