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教育学院举办“春趣清明·雅韵游园”活动

发布者:叶小舟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10

 4月2日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在学校海棠园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趣清明·雅韵游园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引导青年学子感受清明节传统文化,在慎终追远中筑牢信仰根基,在守正创新中培育文化自觉,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动能。

一、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现场开展了“清明祭英魂,哀思寄云天”便签寄语及翰墨传承活动。同学们在便签上书写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对亲人的思念,并将便签贴在展板上,化哀思为力量。书法体验区,同学们挥毫泼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二、清明怀古,诗词传情

四月的校园,春意盎然。诗词飞花令擂台搭起,师生间诗词接龙展开。从“清明时节雨纷纷”到“梨花风起正清明”,在场的学子们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记忆中的诗句层层叠叠,竞相涌现。有人轻声吟诵:“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有人缓缓接道:“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诗句里有乡愁,有怀远,有春意,也有追思。

三、一掷之间,祭思清明

投壶活动作为源自周朝的雅士之礼,依旧魅力十足。参与者屏息凝神,感受指尖与箭羽的联系,每一次投掷都是对技巧和心境的考验。投壶不仅是竞技,更是寄托追思、缅怀先烈的仪式,让学子们感悟历史厚重。

四、方寸之间,纸短情长

书签制作区,墨香四溢。每一张书签,都是一段心绪的承载,或书法点染,或丹青晕染,寄托着创作者对清明的理解与情感。“这张书签上的诗句是‘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看了让人很有感触。”一位同学轻轻抚摸着书签上的字迹,低声说道。另一张书签上,则是青绿山水,烟云缭绕,仿佛再现了古人踏青郊游的场景。“清明不仅仅是悼念,它也是春天的节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同学们将亲手制作的书签互相交换,彼此间的交流不仅是艺术的分享,更是情感的流动。

教育学院“春趣清明·雅韵游园”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深化对清明节文化内涵的理解。新时代青年应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奋斗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负韶华,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