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2025年5月29日下午,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团委学生会,在北区公寓6号楼自习室举办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端午节手工制作活动,主题为“巧手‘粽’动员,非遗‘艾’上端午”。学院辅导员王译禾与近二十名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动手制作艾草锤、粘土粽子和竹编龙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端午文化的传统韵味与手工之美。
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民俗情感。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兴致盎然,自主选择喜爱的项目投入创作。粘土捏出的精致小粽子、散发草本香气的艾草锤、精巧灵动的竹编龙舟……在一双双巧手中渐渐成形,也让传统技艺在年轻人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活动中,师生围坐交流,畅谈各自记忆中的端午风俗与文化传承的点滴。在手工环节结束后,学生们将亲手扎制的艾草养生锤赠送给公寓的宿管阿姨,用缕缕药香表达对日常守护的感激之情,也借青青艾叶传递节日的安康祝福。这份承载着传统智慧的手作礼物,不仅是对后勤人员辛勤付出的真挚致意,也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中华美德,在节日的温暖仪式中悄然流淌。
粽叶飘香传古韵,巧手匠心承文明。本次活动作为我院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实践,探索“非遗技艺传习+劳动教育+感恩实践”的融合路径,将传统文化深度嵌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聆听屈原的故事、解读端午习俗,感受“长太息以掩涕兮”的家国情怀;在亲手制作粽子、艾草锤等实践中,体验劳动的意义,传承手艺中的匠心精神;在向宿管阿姨赠送艾草锤的互动环节中,学会感恩与回馈,在点滴中涵养品德修养。
以文化人、以劳育德,这场融合传统与现实的端午活动,不仅丰富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形式,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厚植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助力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